【數據解析】
★粗鋼產量
目前:至八月中旬粗鋼日均產量小幅下降
據中鋼協公布數據顯示,八月中旬重點企業粗鋼日均產量173.9萬噸,比8月上旬降2.56萬噸,旬環比下降1.45%;全國預估粗鋼日均產量211.81萬噸,214.37萬噸,比8月上旬降2.56萬噸,旬環比降1.19%。8月中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庫存量本旬末為1283萬噸,較上一旬末下降66.8萬噸,環比增長5.49%。
筆者認為:八月中旬粗鋼產量的減少,一部分原因是響應國家控制產能的號召,另一方面是與市場不銹鋼流通量掛鉤,在需求未被完全調動的情況下,鋼廠不敢貿然保持原有產量,一再呼吁需要調整實際日產量,調和供求不平衡的現狀。
未來:2020年中國不銹鋼粗鋼產量或超2500萬噸
中鋼協不銹鋼分會名譽會長李成在第八屆國際不銹鋼大會上預計,到2020年中國不銹鋼粗鋼產量將可能超過2500萬噸,表觀消費量將可能超過2000萬噸。主要取決于中國制定了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近期經濟目標和實現“新四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遠期經濟目標,并決定在鐵路投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節能環保、信息消費等方面推出穩增長的重大舉措,這些將成為中國不銹鋼行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筆者認為:國家所推崇的經濟“穩增長”,是建立在各方面均有意向目標基礎上的,措施分兩種,一種是短期風險大,但見效快,長期的較穩,但見效慢,而套用在不銹鋼行業中,目前能做的是提高消費量,加快鐵路投資、城市建設等算是有力的一招,還有一部分是提高不銹鋼制品量的消耗,也是一個較為客觀的量。
★下游產業
最新:出臺相關政策支持
2013年八月下旬,中國出臺了《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 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面對鐵路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綜合考慮鐵路建設項目儲備、前期工作和施工力量等條件,解決中國鐵路總公司建設項目資本金不足、利息負擔重等問題,考慮到鐵路運輸公益性因素,中央財政將在2013年和明后兩年對中國鐵路總公司實行過渡性補貼。
筆者認為:在六月份中國經濟進入緩增長的階段時,國家就有意向出臺相關政策支撐幾大產業,以此提振工業,拉動其他產業鏈。而恰巧鐵路建設就是其中之一,對建設中或將出現的問題,政府都有考慮到,尤其是資金方面的,中央財政的適時適量的過渡性補貼猶如雪中送炭,是強大的支撐力。
目標:支持加快鐵路建設
據悉,中國鐵路高層盧春房日前在中國—東盟互聯互通交通部長特別會議上表示,中國加快鐵路建設的決策為泛亞鐵路建設帶來重要機遇,目前中國境內泛亞鐵路已建成里程150公里、在建項目約650公里,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項目約700公里。此外,據了解,今年1月至7月,上海局全局31個基建大中型項目共完成投資180億元,廣東省內鐵路營業里程將達4445公里,比目前增長45.8%。
筆者認為:中國鐵路建設的提速已在正當時,由上面的這組數據不難看出,鐵路建設及基建工程速度的大力度提升,這一點華東、華南地區貫徹的就相當好,其快速發展或將穩定自身行業,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不銹產業】
不銹鋼行業目前優勢面:
1、產業基礎
不銹鋼行業是傳統產業,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優勢,這其中以太鋼、寶鋼集團為之中翹楚,擁有自身品牌文化、一流的生產線、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已實現了工藝現代化、裝備大型化、操作自動化、管理精益化組成的“新四化”,儼然成為了不可缺少的經濟支柱型產業。
2、成本基礎
看鋼廠是否能做大,就得看原料采購渠道,還是以太鋼為例,據筆者了解的信息來說,太鋼采購大宗原料早在2004年就實現了全球采購模式,經過不斷的對比與推敲,實現結構優化降本目標,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采購程序無論是原料、半成品、還是成品都具有相對的成本優勢。
不銹鋼行業的瓶頸期:
1、低端產品唱主流
在目前的不銹鋼市場內,普通品種的不銹鋼已經鋪天蓋地,隨處都是,如何推陳出新,賣稀缺品種已經成了部分貿易商的特色經營新方向,產品多樣化、科技化也是急需關注的不銹鋼未來發展突破瓶頸的重要環節?,F在市場流通主力主要還是3系產品,而304的使用量又居首位,應用面包括家電、電梯、廚具、汽車等,高端市場開發不利,鋼廠在開發新品的時候,有模仿套用國際品種的趨勢,真正應用于國內市場的,少之又少。好在,不少大型鋼廠在繪制自身集團的藍圖時,已經將眼光放在了技術革新、環保節能之上,不論是技術還是產品的研發,都放在了發展目標的首位。
2、國際市場反傾銷
舉例:八月底,WTO針對“中國對歐盟進口的高性能不銹鋼無縫鋼管”征收反傾銷稅的措施案作出成立專家組的決定,認為中國對自歐盟進口的高性能不銹鋼無縫鋼管征收反傾銷稅的做法與世貿組織《反傾銷措施協定》不符。此類事件在七八月出現頻率很高,可以用“不勝枚舉”來形容,歐盟對中國不銹鋼類產品的反侵銷事件,主要涉及的就是價格過低,嚴重影響了其本國的同類產品銷售。當價格優勢不再被人稱道時,中國不銹鋼發展遇到了巨大阻力,出口品種與時俱進,獨立技術創新似乎已經迫在眉睫。
3、下游市場難開墾
下游市場需求仍有未被開發的空間,高端市場大片空白,亟待鋼廠新品開發,不銹鋼市場內新品推廣的力度偏弱,貿易商在加快轉型升級速度,一方面是建立在下游商需求的基礎上,另一方面也有商家高瞻遠矚,對未來的市場格局有了自己的想法與定義。鋼廠、貿易商、下游終端均是圍繞著市場消費群需求的,下游商“接受高端新品”需要消費者的需求作為支撐,一旦采購新品種不銹鋼,后面的一系列流程都必須跟上“節奏”,了解性能、重新設計等,成本拉高的同時,贏得了更高端市場的份額。
編輯:兩木三淚(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